突如其来的半月记 Vol.2
本月事件
正骨初体验
经常看到小红书上有人发正骨后遗症,严重的甚至瘫痪了,导致我去正骨之前还蛮忐忑的。但是看了看加拿大这边执业医师都是’doctor’,加上丈夫去体验了以后也感觉良好,就预约了一个。
在加拿大,按摩和物理治疗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RMT(Registered Massage Therapist,注册按摩治疗师) 主要提供放松按摩、深层组织按摩、运动损伤恢复等手法治疗。 需要完成政府认证的按摩治疗课程,并在所属省份注册。 Physio(Physiotherapist,物理治疗师) 主要针对运动损伤、慢性疼痛、术后康复等,通过运动、手法治疗、热敷/冷敷、电刺激等手段进行康复训练。 需要完成物理治疗专业的学位,并取得省级执照。 Chiro(Chiropractor,脊椎按摩师/脊椎神经科医生) 主要专注于脊柱健康、神经系统功能调整,通过脊椎矫正、推拿和其他手法治疗来改善身体机能。 Doctor of Chiropractic(D.C.) 学位通常需要 至少 7-8 年的高等教育(包括本科和脊椎治疗专业课程)。
试过按摩、理疗后,觉得正骨的 doctor 对我的分析让我觉得最贴合我的症状:好像只有他认真听进去了我说的左边脖子僵硬和背痛的感觉并且做了针对性处理。但也没想到他说的 cupping 就是拔罐,回家后发现左边背上一片淤血,但是拔罐的时候还挺爽的,有点微电流流过的感觉。本中医黑大受震撼!当然疗程的最后免不了给我脖子和胸椎咔咔来了两下。
之前在国内年少无知的时候被按摩店大姐也咔咔过,仔细想想还挺危险的。健身教练改行来我司做销售的同事说之前在温哥华中医推拿,结果老板没打招呼给他掰了两下,第二天他脖子就动不了了,连忙找了正规 chiro 又掰了回来。
抬头看云
最近在读《天气的秘密》,早起就开始观察:天空中有几缕纤细的云,排除层状云和积状云,但海拔不高也不可能是卷状云,翻了翻书才知道原来是积状云努力成型失败后留下的破碎小云。过一会再去看,这些小云也正如书中说的那样消散了。读了这本书再看周遭的各种小气候,又多了一分觉察,也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又要考驾照了
想到要考驾照就很烦恼!十年前在国内考驾照就差点考出人生阴影,感觉我是那种肢体控制方面很容易紧张的人,不过后来开车倒也是平稳度过。来温哥华第一次路考就因为停牌没停直接挂科,一口气歇了两年没去考试。约了月初的考试,又开始很紧张,前两天睡觉,想到要考试凌晨五点突然惊醒! 而且丈夫在缓解焦虑方面只会帮倒忙,抓住我的每个疏漏唧唧歪歪。
玩耍般健身
开卡两周去了 8 次健身房,单次成本$2。本想去的次数更多,可惜周五和周末都提前关门。周末还有攀岩和散步等活动耽搁了去健身房的步伐…健身房可以玩的各种器械实在太多了,经常只能选几个玩一会就到了闭馆时间。前两天因为睡姿过于扭曲,背痛得要命,想多活动身体,就让 gpt 给我制定了一个训练计划,用上了风阻自行车和滑雪机,累得想吐血。
社牛精神大爆发
带朋友去攀岩,因为我已经取消了会员卡,所以他不能免费攀爬。于是我在场馆随机抓了一个 xhs 博主把他带进来了。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到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社恐的自己能做出来的行为。但是进馆以后就跟博主们各奔东西了,毕竟他们都是奔着 hex4 和 5 去的,而我爬了一年还在爬 2。朋友安慰说她可以爬 v0 爬到七十岁哈哈。
好久没攀岩了,爬完回家意识到爬墙还是很快乐的!只是有时候我会忘记这种快乐,可能快乐的感觉也需要被提醒吧。
Call Me Lucy
文员生涯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就是接电话,不知道为什么,相当多的当地人有知道接线员名字的需求,尤其是当我通知了他们一些 unpleasant 的消息时。我是什么花剌子模的信使吗?为了避免我的名字被人辱骂,我都跟他们说:You can call me Lucy。觉得 Lucy 是一个非常好笑的文员名,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直到昨天朋友跟我说《小时代》里也有个助理叫 Lucy。
啊,人的气质里果然藏着她读过的每一本书,即使是郭敬明的书。
读过
《体育运动中的功能性训练》

又翻了一遍这本书安排自己的训练动作,最震惊的是作者认为腰椎的设计适合小范围的弯曲、伸展和侧屈,但旋转范围非常有限。主要的旋转应该由胸椎和髋关节来完成。然而某些瑜伽动作(如“脊柱扭转”)强调大幅度旋转,尤其当髋关节灵活性不足时,会把压力转移到腰椎。对已有背痛或腰椎问题的人,过度旋转会进一步加重伤害。
《我们在非洲》

豆瓣有个朋友说得对,很难得一本国内男作者写的却丝毫不油腻不自我炫耀的科普书,导致我一开始还以为是译作。有点好奇的是作者如果只是经过,是怎么知道某些动物家族从头到尾的发展经过呢,难道是 bbc 摄像组?而且觉得有些部分过度拟人化,虽然很亲切,但又觉得是不是不大对…
《Born a Crime》

在 audible 上听完的,体验非常好,Trevor 朗读的时候会把各式非洲方言给念出来,他本人又是非常优秀的脱口秀演员,各种场景都能念得绘声绘色。是不是脱口秀演员就非常适合念有声书?
这本书虽然是 Trevor 的自传,自传背后他妈妈的故事才是最吸引我的部分。出生在种族隔离时期的非洲,身为家里第二个女儿,她一直是家中被忽视的存在。Trevor 说 the only country my mother would be less valued would be China。辱华笑话加分!非洲的家庭忽视跟发达国家的情感忽视可不一样,Trevor 的妈妈一度要去猪圈里跟猪抢食物。即便如此,她还是顽强生存,并且努力学习英语,靠自己找到了文员的工作,种族隔离时期,这些工作很少给黑人。
她给自己的孩子取名 Trevor 是因为这个单词在他们的文化里一点意义都没有,她希望自己的孩子 can be anything he wants to be,不被任何东西,哪怕是父母的期待束缚。
但即使如此,最后一章里,她还是被二婚的丈夫家暴,她每次被打都会报警,警察们从不立案,声称这只不过是家庭纠纷。当她终于下定决心从这段有毒的婚姻中离开组建新家庭后,这个家暴的前夫对她开了三枪。而之后因为他多年从未有过犯罪记录(托那些警察的福)且需要供养家庭(虽然这个酒鬼从未做过),法官只判处了他三年缓刑,这个男人一天牢都没坐就被释放。
That’s the end of the story.